我的很多患者都因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而生病,有的是工作压力大,有的是夫妻感情不和,有的是陪孩子学习,还有的是丧偶,这些生活中过不去的坎,会让人变得暴躁,或生闷气,或悲伤过度。最终恰恰是这些人最容易得病,我做肿瘤将近50年,这类人群是可以说是重点的高发人群。
中医认为情志不舒、气机不畅可致郁,能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进而致郁致病。若是肝气郁滞于中焦,影响脾运化津液的水道,不仅会造成肝郁化火上行于咽,使咽中有异物感,还会使湿气瘀滞于下焦,形成小腹肥满、腹泻、妇科炎症等问题。总之,情志变化与五脏失和,及郁证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有一个患者,63岁,因为丧偶,导致心情郁闷、多愁善感,对生活丧失了兴趣。就这样慢慢的患者开始出现心悸、气短、头晕、失眠、全身乏力、嗳气、口干口苦、两胁胀痛等问题,尤其便后,气短的问题会更严重,此外咽喉还有异物感。这些症状持续了一年,直到患者因血压增医院检查,发现自己还得了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肝囊肿,后到医馆看诊,舌质紫暗,苔厚,脉弱。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患者的这些症状都是怎么一步步演变而来的:其实患者便后会加重气短并不是哮喘造成,因久坐可致郁,悲伤也可致郁,所以患者气短的问题是因为肝气郁结造成的。
患者多愁善悲,肝气郁结日久化火,伤肝阴,耗肝血,肝血不足,则血不养心,易见心悸易惊。同时郁而化火,虚火上扰心神,则心神不宁,难以入睡。肝气郁结,升发失职,则胸胁胀痛,肝气横逆犯脾胃则见嗳气,肝郁化火,犯及胆腑,则见口干口苦。因气郁常伴气虚,气虚则血瘀,所以患者气血虚则脉象弱,需活血化瘀。对于这类患者,需以疏肝解郁、健脾化湿,辅以清心安神来治疗。
本方包含甘麦大枣汤以养心安神,和中缓急;方中加入栀子、淡豆豉,以清热除烦,宣发郁热。方中合入柴胡疏肝解郁、生发阳气,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柴胡一升一降,使全身气机更加舒畅,共同调节肝脾气机;陈皮、香附、青皮可进一步增强本方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亦可凉血清心;磁石、龙骨、牡蛎、珍珠母重镇安神,定惊潜阳;患者舌质紫暗,予丹参、水蛭、地龙、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清心除烦、镇惊安神、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患者用药后,症状逐渐缓解,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此类患者,肝郁的问题不解决,甲状腺、乳腺、肝等依旧会反复发作。除了可以用汤药治疗之外,还要注意情绪的调整,借由听音乐、郊游、看书、画画来排解烦躁郁闷的心情、陶冶情操,且“七分养”要比“三分治”重要。
好了,今天就先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大家有问题,可以直接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