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国家癌症报告》中指出,全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高达17.10%,居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8.16%的死亡率位于全国女性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五位。年发布的《年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中则提到我国乳腺癌患者每年新增21万例,发病率的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两倍,在全世界位居第一,如此发展下去,预计到年,我国将会有万名乳腺癌患者。
但是乳腺癌是可以治愈的,尤其是在早期的时候,治愈率甚至可以达到85%以上。然而我国乳腺癌防治工作起步较晚,相关筛查尚未普及,且早期乳腺癌容易存在漏诊现象,导致许多乳腺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发生了远端转移。其中,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骨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发生率为65%~75%,而首发为骨转移者占27%~50%。骨痛、骨损伤等骨相关事件(SREs)是乳腺癌骨转移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骨痛加剧或出现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体骨折、非椎体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骨放疗后症状(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所行的放疗)及高钙血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乳腺癌骨转移多见为多发性溶骨性病变,主要特点为伴有疼痛的骨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骨转移本身一般不直接威胁患者生命;有效的治疗手段多,不合并内脏转移的患者生存期相对较长。
治疗目标:①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②预防和治疗SRE;③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治疗原则
乳腺癌骨转移作为复发转移疾病应以全身治疗为主,按照分类治疗原则选择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包括双膦酸盐在内的骨改良药物已经成为基本治疗,可以预防和治疗SREs。
治疗方法
化疗及靶向治疗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如ER和PR阴性、术后无病间隔期短、疾病进展迅速、合并内脏转移及对内分泌治疗无反应者应考虑化疗。具体化疗方案参考全身治疗指南(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化疗部分),但单纯骨转移患者一般不采用联合化疗。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方法包括骨损伤固定术、置换术和神经松解术,帮助癌症骨转移患者最大限度地解决对神经的压迫、减轻疼痛、恢复肢体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分为体外照射与放射性核素治疗2类,主要作用是缓解骨疼痛、减少病理性骨折的危险。临床数据显示,放射治疗缓解骨痛的有效率为59%~88%。放疗缓解骨痛的显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对于在放射治疗明显显效前的患者及放射治疗不能完全控制疼痛的患者,仍然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镇痛药以及必要的双膦酸盐治疗,可以使用负荷剂量。
内分泌治疗
绝经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的首选药物为氟维司群或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瑞波西利、阿贝西利等3种CDK4/6抑制剂已在欧美等多个国家获批;哌柏西利已在我国上市)联合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进一步提升疗效。
绝经前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适合或需要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进行内分泌治疗时,首选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后续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考虑到内分泌治疗更适合长期用药,专家建议可以尽量延长治疗用药时间,以便延长疾病控制时间。
镇痛治疗及其他支持治疗
镇痛药是缓解乳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主要方法。骨转移疼痛的镇痛药治疗应遵循WHO癌症三阶梯镇痛指导原则:首选口服及无创给药途径,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止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和辅助用药等。镇痛药可与双膦酸盐类药、放疗等方法综合治疗。
双膦酸盐治疗
双膦酸盐是防治乳腺癌骨转移的基础药物,临床研究证实,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有效治疗乳腺癌的骨转移。正如英国国家临床推荐治疗方案研究所(NICE)的建议,这类药物目前正被广泛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的骨并发症。而随后的临床研究证明,双膦酸盐可以预防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发生SRE。所以乳腺癌骨转移,如果预期生存时间大于或等于3个月,且血肌酐低于30mg/L,在治疗病情所需的化疗药物和激素治疗的同时,应及时给予双膦酸盐治疗。
抗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cancertreatment-inducedboneloss,CTIBL)可能发生于化疗、激素治疗尤其是卵巢功能抑制和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后。根据ASCO骨健康指南,应该检测BMD,并根据结果考虑是否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绝经前妇女正在接受可能导致早绝经的治疗(化疗,卵巢去势)的患者都应该常规检查BMD。T-score低于-2.5开始使用双膦酸盐;T-score在-2.5~-1.0之间患者考虑使用双膦酸盐;而T-score高于-1.0的患者则不建议使用双膦酸盐。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的用法和治疗骨转移的用法不一样,可以每3~6个月使用1次,并且要根据治疗后T-score的改变调整用药。
另有体外研究显示,双膦酸盐类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多项临床研究及Meta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后标准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基础上,加用双膦酸盐治疗对于绝经后可显著降低复发转移、远处转移和骨转移风险,且显著降低乳腺癌相关死亡风险。目前ASCO指南推荐双膦酸盐可作为绝经后(包括绝经前使用卵巢功能抑制剂患者)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期间治疗用药。具体推荐用药用法为:氯膦酸mg口服,每日1次,持续2~3年;唑来膦酸4mg,静脉注射大于15min,每6个月1次,持续3~5年。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双膦酸盐前,应该检测患者血清电解质水平,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