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乳痈门(四则)《辨证录》人有左乳内忽大如桃,复又不痛,色亦不赤,身体发热,形渐瘦损,
人以为痰气之郁结,孰知肝气之不舒。
夫乳属阳明,乳肿宜责之阳明胃经,而谓之肝病者,
盖阳明胃土最畏肝木之克,肝气不舒,而胃气亦不舒矣。
盖胃见肝木之郁,惟恐肝旺来克,于是胃亦畏首畏尾,伏而不扬。
况乳又近于两胁,而两胁正肝之部位也,与肝相远尚退缩而不敢舒,与肝为怜亦何敢恣肆而吐气哉。
气不舒而肿满之形成,气不敢舒而畏惧之色现,不痛不赤,正显其畏惧也。
治法不必治阳明之胃,但治肝而肿自消矣。方用逍遥散加味治之。柴胡(二钱)白芍(五钱)当归(二钱)陈皮(五钱)甘草(一钱)白术(三钱)茯神(三钱)人参(一钱)川芎(一钱)栝蒌(三钱)半夏(三钱)水煎服。十剂而内消矣。去栝蒌,再服十剂,不再发。逍遥最解肝气之滞,肝气一解,而胃气自舒。况益之栝蒌、半夏,专能治胸中之积痰,痰去而肿尤易消也。
往期:乳痈门(四则)《辨证录》
(一)乳痈门(四则)《辨证录》
(二)乳痈门(四则)《辨证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