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囊肿是个啥会变成癌症么
TUhjnbcbe - 2021/3/15 4:55:00
51种中药鉴定速记口诀附中药彩图 http://www.feiqiz.com/csjg/7927.html
本书是《现代全身CT诊断学》的第4版,由一批靠前非常不错专家根据多年的CT诊断经验及科研成果并参考靠前外相关资料编写而成。

本版着重内容更新,如临床适应证、检查规范的更新,诊断标准或指南的更新,肿瘤近期新分期的介绍,使内容紧跟靠前医学发展的脚步,让读者掌握近期新医学动态。

本书内容贴近临床实际需要。易读易懂,好记好学,普及与提高兼顾,可作为新手入门的阶梯,也可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医师系统学习或应急查阅。本书可作为放射科医师及各科临床医师、研究生的参考书及销续教育的教材。

内页展示目录

第1篇总论1.1CT的发明与发展1.2CT机的基本结构1.3螺旋CT1.4CT成像1.5CT成像的相关概念1.6CT扫描技术应用概述1.7CT图像后处理1.8CT图像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9CT的X线剂量规范与低剂量扫描第2篇CT用水溶性碘对比剂2.1水溶性含碘对比剂的发展沿革2.2水溶性碘对比剂的分类、性质与不良反应2.3水溶性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并发症的诊断与防治2.4高浓度碘水对比剂与CT增强检查对比剂的应用第3篇颅脑疾病的CT诊断3.1检查方法3.2颅脑的正常CT解剖3.3脑先天性疾病3.4脑血管病3.5颅内肿瘤性病变3.6影像检查在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第4篇脊柱与脊髓疾病的CT诊断4.1脊柱与脊髓的CT检查方法与CT解剖4.2脊柱与脊髓的先天性异常4.3脊柱与脊髓炎症与感染性疾病4.4脊柱退行性病变4.5脊柱血管疾病4.6脊柱与脊髓肿瘤及肿瘤样病变4.7腰椎融合+内固定的术后CT评价4.8脊柱创伤第5篇五官头颈疾病的CT诊断5.1眼部病变的CT诊断5.2颞骨及耳部疾病的CT诊断5.3鼻和鼻窦疾病的CT诊断5.4咽部疾病的CT诊断5.5喉部疾病的CT诊断5.6颈部疾病的CT诊断第6篇呼吸系统疾病的CT诊断6.1呼吸系统的CT检查方法6.2呼吸系统的正常CT表现6.3呼吸系统病变的CT基本表现6.4气管、支气管疾病6.5肺部疾病6.6胸膜、胸壁疾病6.7横膈疾病6.8胸部CT对于胸部疾病诊断的作用第7篇心脏大血管疾病的CT诊断7.1心脏大血管疾病的CT检查方法7.2正常心脏大血管的CT解剖7.3冠状动脉病变的CT诊断7.4心肌病的CT诊断7.5心脏瓣膜病的CT诊断7.6心脏肿瘤的CT诊断7.7先天性心脏病的CT诊断7.8心包病变的CT诊断7.9主动脉病变的CT诊断7.10肺血管疾病第8篇乳腺疾病的CT诊断8.1概论8.2乳腺的CT检查方法8.3正常乳腺的CT表现8.4乳腺CT检查的适应证与限度8.5乳腺良性疾病的CT诊断8.6乳腺良性肿瘤的CT诊断8.7乳腺恶性肿瘤的CT诊断8.8男性乳腺病变8.9锥光束乳腺CT第9篇肝胆疾病的CT诊断9.1肝脏CT检查方法9.2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9.3肝脏炎症性疾病9.4肝脏弥漫性疾病9.5肝寄生虫病9.6门静脉畸形及先天异常9.7肝脏损伤9.8胆囊、胆管的CT检查方法9.9胆管系统结石9.10胆管系统炎症性疾病9.11胆管系统肿瘤9.12胆囊增生性疾病9.13先天性胆管囊肿9.14梗阻性*疸的CT诊断0篇胰腺疾病的CT诊断10.1CT检查方法10.2胰腺的正常解剖及正常CT表现10.3胰腺炎性疾病10.4胰腺肿瘤性疾病10.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后改变10.6胰腺先天畸形与疾病10.7胰腺真性囊肿10.8胰腺囊性纤维化10.9胰腺退化性改变10.10“休克”胰腺10.11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的解剖与疾病10.12胰腺损伤1篇脾脏疾病的CT诊断11.1脾脏CT的检查方法11.2脾脏的正常CT解剖11.3脾的正常变异及先天异常11.4脾的囊性病变11.5脾脓肿11.6脾结核11.7脾结节病11.8脾外伤11.9脾梗死11.10脾肿瘤2篇胃肠道疾病的CT诊断12.1概述12.2食管疾病的CT诊断12.3胃部疾病的CT诊断12.4十二指肠疾病的CT诊断12.5小肠疾病的CT诊断12.6结肠疾病的CT诊断12.7直肠疾病的CT诊断12.8阑尾病变的CT诊断12.9前腹壁与腹膜病变的CT诊断3篇泌尿系统疾病的CT诊断13.1泌尿系统的CT检查13.2泌尿系统先天发育异常13.3泌尿系统肿瘤13.4肾、输尿管及膀胱结核13.5肾的囊肿性病变13.6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13.7泌尿系统结石13.8肾血管疾病的CT诊断13.9反流性肾病和梗阻性肾病4篇腹膜腔及腹膜后间隙疾病的CT诊断14.1腹膜腔及腹膜后间隙疾病的CT检查方法14.2腹膜腔与腹膜后间隙的放射解剖学研究及其与影像诊断的相关性14.3腹膜腔疾病的CT诊断14.4腹膜后间隙疾病的CT诊断5篇腹盆部淋巴结病变的CT诊断15.1腹盆部淋巴结的CT检查15.2腹盆部主要淋巴结的解剖分布15.3腹盆部淋巴结与脏器淋巴系之间的联系15.4腹盆部淋巴结的正常CT表现15.5腹盆部淋巴结病变的CT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15.6腹盆部淋巴结主要病变的CT鉴别诊断6篇女性盆腔疾病的CT诊断16.1女性盆腔的CT检查方法16.2女性盆腔器官的正常CT解剖16.3女性生殖系统先天异常16.4女性生殖系统炎症16.5子宫内膜异常16.6输卵管妊娠16.7卵巢良性囊性病变16.8卵巢与输卵管肿瘤16.9子宫肿瘤7篇男性盆腔疾病的CT诊断17.1男性盆腔的CT检查方法与解剖17.2前列腺病变的CT诊断17.3睾丸病变的CT诊断17.4精囊病变的CT诊断17.5盆腔其他少见病变的CT诊断8篇肌肉与骨关节系统疾病的CT诊断18.1骨关节创伤18.2CT三维影像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中的应用18.3骨骼肌肉系统肿瘤与肿瘤样病变18.4骨关节感染性疾病18.5骨坏死18.6骨定量CT(QCT)9篇口腔颌面部疾病的CT诊断19.1概述19.2口腔颌面部正常影像学表现19.3口腔颌面部发育性疾病19.4颌面部炎症19.5颌骨囊肿、肿瘤及瘤样病变19.6唾液腺疾病19.7口腔癌19.8血管瘤与脉管畸形19.9口腔颌面部其他常见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19.10颌面部骨折19.11颞下颌关节疾病第20篇内分泌系统疾病的CT诊断20.1垂体疾病20.2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疾病20.3肾上腺疾病20.4胰腺内分泌疾病20.5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20.6全身神经内分泌肿瘤第21篇儿童常见疾病的CT诊断21.1儿童CT检查方法21.2儿童颅脑疾病的CT诊断21.3儿童颈部和胸部疾病的CT诊断21.4儿童腹部和盆腔疾病的CT诊断第22篇CT引导下介入放射技术22.1CT引导下活检技术22.2CT引导下肺小结节VATS术前定位技术22.3CT引导下引流技术22.4CT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技术第23篇PET-CT在肿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23.1概述23.2检查前准备23.3PET-CT图像正常表现23.4肿瘤的PET-CT检查与诊断

……

长按识别立即抢购END

放射医学技(士)

放射医学技(师)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

肿瘤放射治疗中级

人卫版考试资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3/15 4:55:00
超声介入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兴的一种最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它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造影以及抽吸、插管注药治疗等操作,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媲美的效果。1.超声介入技术治疗原理在超声的引导下细针穿刺,直接打达病灶区域,抽吸囊液或注入药物,使囊肿萎缩消失、腺肌瘤或肌瘤经过注药瞬间变性坏死、萎缩,最终纤维化,临床症状缓解。具有不开刀、不打孔,细针穿刺安全无创伤、无痛苦、不复发、不住院等诸多优点,符合后现代医学的治疗原理。2.超声介入治疗技术优势(1)它无需开刀,一般只需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危险性。(2)损失小,恢复快,效果好,对身体的干扰不大,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正常器官。(3)对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的肌瘤或肿瘤,超声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3.超声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范围(1)超声介入穿刺活检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正确的诊断相当于成功了一半,而活检则是确诊的唯一金标准,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微创方法,相当于手术切开取材,具有操作时间短,取材准确的优势,创伤小、无辐射、疼痛轻微,体表仅有不足2毫米的针眼,可运用于全身各部位软组织的活检,如淋巴结、甲状腺、乳腺、皮下和肌肉层内肿块、肝脏、脾脏、腹腔及胸膜、外周型肺部肿块。(2)囊肿病的治疗适用于肝囊肿、肾囊肿、卵巢囊肿、巧克力囊肿、甲状腺囊肿等囊性病变。方法是在超声引导下用一根细针直接经皮肤进入囊肿内抽净囊液,注入特殊药物,拔出细针,便能治好。整个治疗过程仅需要30—60分钟,经过3—6个月囊肿消失,5.0—8.0cm是治疗最佳时期,该方法也是多囊肝、多囊肾较大囊肿理想的治疗手段,无手术疤痕,无需缝合、换药、拆线。(3)超声介入置管引流和药物注射治疗具有定位准确、操作安全的优势,适于肝脓肿、肾脓肿、脾脓肿、盆腔脓肿、结核脓肿的引流,腹腔及胸腔积液的引流、尿路梗阻、肾积水的经皮置管引流、梗阻性*疸经皮胆道置管引流,如胰头肿瘤晚期肝阻塞性*疸、双侧输尿管结石或肿瘤致双肾积水,关节腔药物注射、结核性脓肿的抗痨药物注射治疗等。

监制:金玉盛

审核:独 炜

校审:石 桢

供稿:张木丽

编辑:王 仁

TUhjnbcbe - 2021/3/15 4:55:00
你熬的不是夜 http://www.kuiyanga.com/xkyyw/5704.html

囊肿会不会变成癌症?

第期

记得汽车的安全气囊吗?发生碰撞时会充满空气保护车里的人员。

囊肿也是这么个囊,只不过里面填充的是液体。

由于感染、外伤、寄生虫等多种可能的原因,腺体自己分泌的液体排不出去,只能像气球一样「吹」起一个囊肿。

很多人的皮肤或者头顶上会出现的「粉瘤」其实就是一种常见的表皮囊肿,皮脂腺内的分泌物出不去了,形成一个摸起来会移动的包。

囊肿会不会变成癌症?

不需要太过担心,对大多数单纯性的囊肿来说,癌变可能性很低。

因为它们先天缺少变成癌的条件。

咱们来复习一下癌的产生过程:

一个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它丧失了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开始不受控制的生长和增殖,从而越长越大,侵犯其他组织器官。

也就是说,癌症,至少得长一个细胞团。

可囊肿是一包「液体」啊!只有薄薄的一层囊壁是细胞。有些囊肿的壁甚至连细胞都不是,只是一些纤维化包裹。

就算它们想变成癌症那样的坏东西都有心无力。

发现有囊肿,什么时候该警惕?

虽然从机制上讲,单纯的囊肿变癌可能性很小,但是那些不单纯的囊肿还是可能给我们带来风险。

体检报告的用词,大概能反应身体里的囊肿是个什么情况。

如果报告仅仅用了「囊肿」这两个字,基本就已经说明阅片的影像科医生觉得它就是个良性病变。

●圆:圆形或椭圆形

●清:边界清晰

●薄:薄壁且内壁光滑

●低:均匀低回声甚至无回声(B超),均匀低密度(CT)

但如果囊肿不再单纯的只有一包液体,那就要警惕了,需要进一步诊断。

这时候的体检报告一般会加点修饰语,或者使用「囊性占位」,而不只是说有囊肿:

比如囊肿里可能包了个肿瘤,报告里就会用「有实性成分」来描述看到了这团肉,或者用「囊壁薄厚不均」来勾勒整个占位的特点。

比如囊肿里的液体变复杂了,不能直接判断,报告里会提到「囊壁钙化」「内可见分隔」「囊液呈高密度或其他」等表述来勾勒特点。

又比如囊肿可能只是肿瘤的伪装,影像医生会写「偏心囊腔」「囊壁厚」「内壁不光滑」这些词语来说明:这个囊肿不简单。

总的来说,就是和良性囊肿的典型表现「圆清薄低」比起来,描述差得越远,越有可能提示它需要警惕。

END医院肿瘤科简介

肿瘤科是以肿瘤综合治疗、血液疾病治疗、介入治疗为主的临床科室。致力于全身良性肿瘤、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恶性肿瘤的多手段综合治疗,全程管理恶性肿瘤。

可开展微创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动脉灌注化疗术、动脉栓塞术治疗,氩氦刀、微波、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最佳支持治疗(BSC)等治疗技术。

尤其擅长中晚期肝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宫颈癌、胃癌、软组织肉瘤、肾癌、膀胱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等及其他转移癌的综合治疗。

文/小美图/琳

凡本平台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转载请添加联系:mei_xiaohu(

1
查看完整版本: 囊肿是个啥会变成癌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