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榕:桑科,榕属灌木
别名:小银茶匙
台湾、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有产
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生山地疏林中或旷野、路旁、溪边
全株入药,有活血补血,催乳,止咳,祛风利湿,清热解*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产后或病后虚弱,乳汁不下,咳嗽,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背痈,乳痈,*蛇咬伤,湿热*疸,急性肾炎,尿路感染
灌木,高1.5-3米;小枝,叶柄,叶脉幼时疏被短柔毛;枝纤细,节短。
叶膜质,倒披针形,长4-11厘米,宽1.5-3.5厘米,全缘或在中部以上有疏钝齿裂,顶部渐尖,中部以下渐窄,至基部成狭楔形,干后表面墨绿色,背面淡绿色,中脉不明显。
榕果单生叶腋,卵状球形,直径6-9毫米,成熟时绿带红色,顶部脐状突起,基部收缩为纤细短柄,基生苞片3,边缘齿状,总梗长2-3毫米,纤细;
雄花散生榕果内壁,有或无柄,花被片3-4,卵形,雄蕊2,稀为3,花药长过花丝;
瘿花,花被片4-5,舟状,子房球形,有柄,花柱短,侧生;
雌花,有柄或无柄,花被片4,花柱长,柱头漏斗形。
瘦果球形,光滑。花期4-7月。
有关知识摘自网络,年摄于华南植物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